文颂百卅

首页- 文颂百卅- 正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记我的老师于亭先生

来源:弘毅学堂  时间 : 2023-11-27     阅读:253

单新尧  2020级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  国学方向

2020年的夏天,高考刚刚落幕,我正翻阅着武汉大学国学院的官网,因缘际会,点开了一篇记述于亭教授学行的文章,题为“予学子以学术滋养”。文中数句我至今仍可记诵——“老师是学生的接引者……如果知识教育不能向价值关怀、人格自律递进,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感觉方式形成持久垂范,那么教育将毫无意义可言”。自那一刻起,一个稚嫩的心灵,便拥有了被“接引”的可能。武汉大学国学班的本科教育,久负盛名;我亦有着传承斯文的理想,自小便爱读古书。因此,在查阅了于亭教授所设计修订的国学班培养方案后,武汉大学,便成为了我唯一的志愿

9月,我如愿负笈珞珈,拜读其著作,亲闻其学行,私淑日久。后来,得益于弘毅学堂国学班本科导师制度,我有幸成为了于老师的学生,亲炙其教。三年来,老师引导我立志,教导我读书,带领我从事研究和写作,指示我治学之正道、为人之正途。值此百卅校庆之际,学生谨以此文,记于亭教授言传身教之点滴,致敬恩师,致敬武大,致敬学者风骨,致敬珞珈山下的师者风范。


我想最先写下的,是课堂。

于老师常说,选择一份事业,自当以之为天职,不遗余力,精益求精。因此,无论是一天连续9节课的全力以赴,还是10年内8门新课的设计与讲授,抑或是以3000字的回复解答课程群中一句话的提问,在于老师看来,都是作为师者的本分,无足称道。我常与友人们笑谈,“值得景仰的学者,往往不乏其人。但于师是独一无二的,他不只是值得景仰的学者,更是教育家。作为学生,我真真切切地感受着——于老师是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在教我们,他甚至把做教育看得比做学问更重。”这学期,我旁听了于老师开给博士生的一门课,“清代小学研究”。课堂上,老师无意间的一句感慨,让我感触良多。“我本想讲讲‘章黄’,以见清学之承续与现代学术之转型,但我还没有准备好。”然而据我所知,于老师前几日刚刚在《武汉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章黄之学”的文章,我一瞬间十分不解。但老师接着说,“写篇学术论文倒是容易,但如何讲给大家,我还要思考一下。”那一刻,我理解了,这便是于老师所选择并坚守的——“以教育为天职”。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我遇到过许多旁听的课友,其中一位是经管院20级的硕士学长。他曾向我讲述,当年他因为走错教室,误打误撞闯进了于老师的课堂,从此,便连续听了两年,直到毕业。疫情期间,有几周线上授课,那时,我的课友们总会百般索要腾讯会议的链接,并将于老师的课戏称为“精神食粮”,是非听不可的。

课前,于老师总会在教室的电脑上安装字体,只为呈现最精美的课件。课间,时有学生凑上讲台,有所请教,这时,于老师总是微微俯身,低头倾听学生的疑问。下课之际,同学们每每掌声雷动,以抒敬意,而于老师总是端身而立,深深鞠躬,以作回礼。课后,老师总会默默转身,将黑板擦拭干净,恢复投影等设备,并不忘嘱咐我们一句,“空调别忘了关”。 这几年,我听于老师讲过“中国思想经典研读”、“东亚文明的思想基础”、“早期文明”、“古文献学”、“训诂学”、“清代小学研究”,不出所料的话,我还会听上“海外中国学”,再听老师讲讲经学,甚至能连着四年听老师讲授《论语》。属文至此,幸甚至哉。总之,淹贯古今,博通中西,用来形容于师,洵非溢美


接下来,我想写写老师的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写老师那份“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感。

“我希望大家,无论选择怎样的志业,都应有益于学、有益于人。”奉献、利他、创造——承担起建设的责任,这是于老师对所有学子的殷切教导,更是老师一以贯之、奉行不悖的准则。

在“古文献学”课上,于老师讲:“文献学是无我之学”。“无我”二字,我初时并不懂,后来跟着老师做项目,听老师讲述为学之甘苦,便也有些许明白了。在于老师身上,我所看到的“无我”,或许不只是“实事求是,无徵不信”的学问信条,还有“绝去名利之念”、弃小我而全大体的操守与情怀。在三年前的研究生院长论坛上,于老师曾以“为学术的人生”为题,自述了数十年的求学与治学生涯:自23,于老师便加入武汉大学古籍所《故训汇纂》科研团队,成为项目的中坚力量沉潜故纸堆三十通过手抄、笔录、剪贴、制卡,集历代训诂资料之大成。《故训汇纂》即将成稿付梓之际,时为青年讲师的提出另一大型集体项目《古音汇纂》的构想,并承担起项目的策划任务。于老师与宗福邦、陈世铙二位先生共同担任《古音汇纂》主编,22年韶华尽付,打造出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清代源流并重,音义互见汉语语音资料总汇性质的大型学术辞书。

初识于老师,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识见新锐且极爱思辨、文质彬彬而学贯中西的有趣灵魂,竟能隐去一己之个性才情,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两部集体著述,不计名利得失,慎终如始。于老师曾说:“集中力量做大事,要求高度的奉献精神,消弭个人的个性,大家一起坐数十年冷板凳。我的人生历程、我所身受的奉献利他的教育,使我对人类的崇高目标高度认同,奉行不悖,从二十三岁开始,到今年五十多岁了在于老师身上,我真正看到“以学术为志业”,看到了一种“无我”的选择——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有益于学。

教学和科研之外,于老师承担着大量的公务。作为学生,我每每见着老师卖命地工作,心疼不已。夜间路过文学院,我常常遇到一束明亮的灯光,透过半开的窗,与婆娑的树影交织在振华楼的墙壁上。那时候,我总忍不住打开微信,想提醒老师早点休息,但望着窗内端肃的身影,想起老师一向坚定甚至执拗的回绝,我便只能默默地低头轻叹,在焦急中拿起的手机又总是缓缓放下。在老师身上,我读懂了古书所言——“公家之利,知无不为”,“毋不敬”,“为人谋而忠”。

于老师曾对我讲:自己的事儿不必那么上心,公家的事儿得卖命,这是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有幸遇到了这样的老师们,他们也是这做的。”近几年,于老师兼任湖南省招生组组长一职,承担了武汉大学高考招生的系列工作。我曾有幸跟随老师前往长沙,亲眼目睹了他卖命的样子。作为组长,于老师在承担把控全局、整体规划、媒体直播等工作的同时,坚持要求自己每日、甚至每半日,亲自外出,至各大高中及宣讲会现场宣传。我曾尝试拦着:“或许老师白天留在酒店,准备些非您不可的招生事务,晚上就不必熬夜工作了”,但结果显然是徒劳的,老师总是地说:“我在这个位置上,凡事必须要挺在前面,不能只指挥不做事,而且要做得最多。这些,也是宗先生教给我的。”每次提及在长沙招生的日子,我总会忆起——烈日炙烤下,于老师笔直地站着,身上那件藏青的文化衫,被汗水打湿了大半,嘴角纵已微微皱起了干皮,亦不减谦和的笑颜,鬓边数茎白发,在阳光中也愈发清晰可见。

我总是认为,这些能与于老师交谈的考生是幸运的。在当前高考分数和院校专业等价交换普遍心态下,他们听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声音——追寻梦想,一个不一样的选择——成人,而不仅仅是成才。于老师在一次媒体直播中,阐述了武汉大学的教育理想:“我们从来都不把一个孩子当成一个知识工具去训练、当成一个技术工具去训练、当成一个螺丝钉去训练,他们必须要有成人的力量。因为他们将来是要赋予职业价值,而不是去找工作;他们是要利他,而不是利己;他们将来是要去创造财富,而不是谋生;他们是要有为别人提供爱的可能,而不是只让他人回馈自己。这就是一个优秀的文理综合大学,应该有的素质。那天,我坐在演播室内旁听,其间数次泫然泪下。也是那天,我忍不住告诉了老师,自己选择武大,是读到了那篇文章,是因为其中一句——“老师是学生的接引者”。

“大学要服务社会,服务人群。在探索高深学问的同时,建立共享的文化,是我作为学者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于老师亦会受邀参与公益讲座,正学以言,并以文化的力量,服务于社会民生。

此刻,我很难不忆起2021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于老师的一段演讲:“今天,当一代一代学生越来越斤斤于谋生糊口和成功之时,我们仍然一再坚持谈论大学的品格。什么是大学的品格?我们的品格就是大学的品格,而我们的品格自当在于与真理为友。我们的目标不是奔波于衣食,得逞于发达,不是青春年华就哀叹内卷躺平,一身暮气地活着,或者争食。我们投身学问,是因为深知,我们注定为国家昌明和人类福祉承担知识和道义的责任。在这座校园里,无论是长者,还是青年,我们是同道,我们是伙伴,而不是貌合神离的乌合之众。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为往圣续绝学,而且还是国难当头之际国立武汉大学的传统,我们还要前后相继,以真理的名义创造新知。舍此,我们还能是什么呢?韶华易逝,人生苦短,所为何来?难道不是为了振兴国家,造福人群,用求索和创造荣耀真理吗?诸君不妨一思。

人类一切学问,当以正德利用厚生为三德。”于师其人,给了季刚先生此语一份最好的诠释。


认真与庄敬,亦是于师显著的特点。在去敦煌游学的航班上,任老师向我分享了这样一个场景:“那时仍是武汉大学国学院筚路蓝缕的日子……有一日傍晚,于老师和我要赶在银行下班之前办理一项事务。我们急匆匆地过去,紧赶慢赶地排队取号,总算是没耽搁。这时候,需要于老师签署一份文件。我本以为如此忙乱之中,他会用柜台的圆珠笔随手一签,但于老师却端坐下来,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下‘于亭’二字。”我自是常遇到这样的场景,一时难掩欢欣。任老师遂戏言:“还有一点,名字笔画少是先天优势。当然,这是玩笑。不过从那时候起,我就理解了于老师的精益求精,无论何事,从不敷衍。”于师身兼多职,但无论教学、科研或是处理公务,总是一丝不苟,竭尽全力——哪怕签署一份文件,写一段评语,亦端身正坐,旋出最喜爱的钢笔,认真书写。

于师“毋不敬”的处事之风,“居处恭,执事敬”的庄重优雅,在了无仪态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与众不同。若能在珞珈山的某个教室、某个会场偶遇于师,则必然会欣赏到一抹令人肃然起敬的风景。我的朋友们总乐于向我“炫耀”他们的见闻:“我今天中午见到了于院在拥挤的教五下楼时,伸手示意学生先走的绅士美。”“招生的会,我发现于老师是听的最认真的。”“于老师的PPT也太美了!”“于老师的小桌板摆的好齐啊,左面是水杯,中间是笔记本,右面是笔,右上角是眼镜。椅子是带轮子的,我们都坐得很斜,而于老师坐得特别正。”如此的转述,我常常听到,但能准确记下的细节却仅剩这些。或许是于老师日日如此,我便疏于留心了,如今提笔,亦不免悔恨。


此时此刻,我尤为想记下的,是于师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月前,师哥师姐们陆续回汉,拜望老师。席间,于师每每谈起往事,满座皆欢。我也因此旁听了不少师门故事,只觉师生一堂,谈笑风生,人间至美亦不过如此。此刻,我总能忆起许多相似的画面:夜幕下,我们三五相伴,簇拥着老师,共同走在街边。那时,隐在树荫中的路灯总会洒下暖黄色的柔光,穿透梧桐的枝桠,伴着笑语欢声,映出于师少年般的剪影。

作为弘毅学堂的学生,我真真切切地感受着于老师对人文班同学们的关心和呵护。老师曾为20级人文班讲授过三门课程,与大家尤为相熟。每当同学们学有所疑,或对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有所困惑,总会向于老师求教。纵然公务繁忙,老师永远都不会拒绝他的学生,永远乐于给我们最明智的指导和最及时的帮助。一年前,全校因疫情而封寝,老师夜以继日地守在文学院宿舍楼下,却依然不忘了问我:“人文班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需要的,我可以在外面买些,抽空给你们送去。”每晚回到办公室,操劳一日的于老师总会再多说几句,引导封在宿舍的我们,彼此扶持,互相鼓励,共同建设,共同更好地面对现实的一切。于是,我们一起建了共享的表格,统计每个寝室每餐饭的需求和数量,以期减轻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和餐食的浪费;我们将每层的盒饭垃圾收拾在一起,以保持楼栋的清洁;我们互相分享宅寝期间的图册,彼此关怀和支撑,互相交流所思所见,彼此辩驳和论难……我想,于师若是知道这些,必然也会有些许欣慰吧。21级人文班“中国思想经典研读”期末考试后,我的学弟对我说:“姐姐有空,一定帮我转达对于老师的感激和敬意。我写字时手会出汗,为不渍湿答卷,我拿了一张空白A4纸垫在上面。当时,协助监考的学姐以为我在抄袭,收走了那张纸。于老师并未立马指责,而是看到了我的窘态,随即理解了我的举动,而后当场将那张纸还于我,使我免受抄袭的质疑,并能继续安心考试,专注答题。”前几日,于老师挑选了家中十二箱旧书,准备送给弘毅学堂,放在读书吧,给需要的同学们读。收拾书籍的时候,于老师将其中两本语言学相关的著述递给我,让我转送给人文班一位正在备考研究生的朋友。这些时候,我总是很受触动——于师对学生们,永远是毫无保留的好。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先给宗先生打个电话,提醒老人家别感冒,再在课上和大家说一句,天凉,多注意保暖。”两日前的文献学课上,于老师对在座的学生们如是言道。“老师不就是要为学生卖命么?否则还要老师干什么。你们成才,比什么都好。”于老师常常这么说。


写到这里,我或许早该写下于老师对我读书为学的教导了。但正如于师每每拷问读书、学业和文章项目之际,我面色惨白的样子。此刻,想到要写下这些,我一如往昔战战兢兢。

于老师自教我以来,便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予了我严格的训练:其一,古典语文素养;其二,外语能力;其三,研究和写作的能力。于师一向注重原典,每学期都会布置我阅读相应的经史传注,自《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程氏易传》而及于《毛诗正义》、《汉书注》、《尚书注疏》等等,老师总会尊重我的兴趣和能力,引导、鼓励并督促我不避艰深,直面古书。然而,关于我完成了多少,我总是谈之色变,羞于启齿,亦不敢公之于众。大抵有善始者繁能克终者寡。每每想起老师的耳提面命——“一日一卷怎么会读不完”,让你读The Norton Reader你也没读完,这都一年多过去了”,我都会为自己的懈怠和浮躁羞愧难当,后悔不已。我生性跳脱,兴趣广泛,又急于事功,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学生工作的琐事上,虽能照顾课业,却常常荒废了读书。对此,老师一向鼓励我参与学堂的建设,却又总会及时而严厉地告诫:“古之己,将来才能有利他之力。学不及精,而多行小慧,以干世务,行之不远,于事无补。不要习焉不察,形成浮躁轻薄的学风。

“任何学问都应起于博雅的视野”,于老师在讲给研究生的文献学课上如是说。“博雅”一词,于老师日日提撕,这不只是老师的教育理念,亦是老师自具的气质。在严格要求我阅读古书的同时,于老师总会为我推荐西方文学和艺术经典,期望我视阈博雅、内心宏阔而有条贯。但我却远未到达老师的要求,亦曾被老师批评读书偏颇,限于功课知识,不透彻,不开阔,思考和感悟纷杂凌乱。“博雅”,亦是于师所言“成人教育”之关键。大三的时候,我曾有幸拜读了于老师的一篇研究报告,题为《肩负时代使命,重振文科教育——武汉大学新文科教育改革框架》。报告提出并设计了博雅教育为核心,以成人教育为旨归,以的教育为路径,以整体视野和学科交融为框架,融合古典传统和时代智慧、融合博雅气质和专业素养的新型文科教育。读毕此文,惊叹之余,我对当下自身所承受的教育,有了理解、审视与检讨的能力。因此,在小余老师“写作与沟通”一课的课堂研讨中,我与人文班的友人们分享了这篇文章,我们藉之而理解何为“博雅”,何为“成人教育”,并反思我们的当下,反思我们自身。我们终于明白了“人文班”承载着什么,明白了我们自身又承载着怎样的理想。至今,朋友们仍对此文有“相见恨晚”之叹。我们愿意相信,相信这样的理想是一种可能。因为我们看到了,于师所写不只是理想,更是自己一直在践行的教育

最后一定要记下些的,是于老师带领我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点滴。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我便大胆地告诉老师,想在老师的指导下申报一个大创项目。那时,我既无相关基础,亦无前期准备,而截止日期却仅剩月余。于老师与我交流后,对我说:“为何要这么着急呢?你们可以明年再申。读书为学又不是炒股,非赶这一次不可。”“但你们仍然紧锣密鼓讨论,不断提炼想法,贯彻自己的目标,同时,团队成员形成较好的协作模式。”如今,两余年过去了,我庆幸自己听从了老师的劝导,亦惭愧于当时的急功近利、浮躁冒失。后来的数月,我们自己尝试读了些原典和专著,也陆续换了些方向,老师都未曾首肯。于老师说:“我还是想给你们扎实的训练,做出些坚实的东西。让我再想想。”最终,老师将项目选题拟定为“清代《五方元音》系韵书的文献整理、数据库建设和综合研究”,期望我们在校勘整理的同时,展开文献学、韵书史以及社会文化史的相关研究。

2022年的夏天,窗外下着不小的雨,在振华楼的办公室内,于老师坐在那把黑色的扶手椅上,一点一滴地教我如何推进项目,开展研究。老师讲了他对项目的设计,讲了可供开拓和探索的方向,讲了他预期的成果,讲了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当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或许是那日的前一天,我刚因说话骄纵无礼而被老师训斥,如今忆起这些,仍不免紧张愧疚,却已然知晓老师教我待人接物的良苦用心,更是深深感受着老师对我的耐心、爱护和包容。暑假后,我将项目申报书发给了老师。在我忐忑难安地度过半日后,老师竟破天荒地夸了我:“写得挺不错的”。后来,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我们的项目相继获评国家级国家重点等级,成为了武汉大学唯一的人文社科类国家重点项目。数月前,我们完成了结项答辩,成为了武汉大学三项国家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优秀”结题。

于老师曾严肃地告诫我:“我带你们做项目,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训练你们从事研究的能力。我不希望你们做大创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得些资源或者在未来的竞争中多一些漂亮指标。”因此,我至今仍不敢面对于师对项目的拷问与对成果的反复审核,因为我知道,自己所做到的与老师的要求相去甚远。一路走来,我曾怯懦于是否参与国家重点的竞争,曾质疑过项目工作本身的意义,亦曾对着数万生僻字哀叹自己是不是上辈子干了“焚书坑儒”的事……但每当我彷徨无助的时候,老师无论多忙,都会立马抽出时间,耐心教导。无论是学理的讲授还是学风的鼓舞,无论是奖励还是批评,于老师一直在用各种方法,牵引我向上。

这些年,于师很是注重对我写作能力的训练,包括学术文章和各类功能性文体。我的案头,一直放着那份于师为我批阅的学年论文。文章数十页,每页页边均布满了老师秀雅古劲、端方大气的钢笔字。我曾数了数,老师一共用了四种颜色的墨水,且色调和谐,布局精致秀美。我曾感慨:“忽略我所写内容的话,于老师批阅的论文,好似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美不胜收。”后来,我也获评了“弘毅学堂优秀学年论文”,但我从未敢有矜伐之心,亦清醒地知道,按照老师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要求,自己可谓百不及一,任重道远。过去,我时而会为院校媒体写些稿件,不免沾染浮华之气。于师曾提点:“平实朴雅,言之有物,实事求是,就是好的文风。”我深以为然,亦在此后时时警醒,不为哗众取宠之事。

我一向素食主义,但又常常不与人言,以致身边师友鲜有知晓。然而,于师似乎从认得我开始,便注意到我的习惯。无论何时何地,每有宴席,于师总会嘱咐一句:“给新尧点几道素菜。”

后来,到了我思考毕业去向的时候。一个周六的上午,于老师在主持完一场讲座后,与我谈及此事。那天,我第一次看到了老师为学生们忧心劳神、眉头紧锁的样子,心疼不已。如今时过境迁,我仍不知道应如何面对那段推免的经历,但我知道的,是我的老师永远想把最好的给我,给他的每一个学生。


我常常任性、浮躁,又爱胡闹,但幸得于师耐心、宽容,从不放弃对我的教导。于师教我心怀高远,志存闻道;教我成其所是,成为自己。于师教我读书,教我学术,教我“实事求是,无徵不信”的学问信条,教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为人之道,教我“居处恭,执事敬”的端庄和坚守,教我“不迁怒,不贰过”的克己和慎独于师教我“为人谋而忠”,教我承担建设的责任,教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早期文明”课程群中,我曾以“珞珈山六栋的野生稻”作为昵称,而于师的教导,便是接引我的那束光,我亦向着光,自始至终,向上生长。

我一向知道,于老师有着一份教育的理想。此刻,我亦有一份理想:希望终有一天,我的老师也会在我的身上看到——他的理想,已不只是理想。



下一条:来自武汉大学弘毅学堂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