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汪颖 李静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党建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4月24日下午,弘毅学堂副院长唐炉亮教授在文理学部教五主讲专题党课《党建引领的弘毅高质量科研创新》。弘毅学堂师生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百余人到场聆听,现场反响热烈。


党建领航:筑牢科研创新根基
党课伊始,唐炉亮副院长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切入,强调党建引领对高校科研创新的核心作用。他指出,弘毅学堂作为武汉大学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科研育人全过程,通过“党建+科研”双轮驱动模式,激发师生创新活力。他结合学院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阐释了“红色引擎”如何为科研攻关注入强劲动力。
弘毅学堂以武汉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指引,面向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弘毅学堂大学生科研创新奖励机制,打造具有科创示范与实践的科创平台“创毅工坊”,创建科创“课程—实践—竞赛—孵化”全链条科创培养体系,形成“科创引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弘毅科研创新模式。
使命驱动: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克难
唐炉亮副院长以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例,生动剖析党建引领下的科研创新实践。他提到科技发展应始终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生命科技。未来,学堂可以依托“师生联合党支部”平台,推动党员教授与青年学子“结对攻坚”,在北斗导航、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突破技术壁垒;他强调:“党建不是口号,而是融入科研血脉的行动指南。党员要成为创新链条上的‘关键齿轮’,以‘国之所需’引领研究方向。”
实践为基:遵循科研创新范式勇于攀登
唐炉亮副院长提出了弘毅学堂科创提升的六大举措,包括制定《弘毅学堂大学生科研创新奖励办法》的奖励机制、打造具有科创示范与实践的科创平台“创毅工坊”、抓好科创“引导-申报-答辩-实施”全过程管理与服务、建立科创与课程专业全覆盖与每学年实践的强关联、构建“珞珈讲坛、弘毅论道、弘毅论创”多级学术讲座与体系、树立“弘毅年度十大科创成果”,并从提升教学质量、优化科创环节以及打造前沿创新三方面重点论述“创毅工坊”建设的目的及意义。现场掌声不断,多名学生表示党课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科研实际,为个人发展指明了方向”。
凝心聚力:谱写高质量弘毅科创新篇章
党课尾声,唐炉亮副院长号召全体师生以专题教育为契机,将党建势能转化为科研动能,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厚植家国情怀,锚定“四个面向”开展原创性研究;二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学术道德底线;三是深化交叉融合,构建“党建-学科-人才”协同发展生态。
本次党课不仅为学院探索“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科研”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弘毅力量;还作为学院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凝聚师生共识,为拔尖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注入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