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Hongyi Honor College

交流分享

体验分享 | 哥伦比亚大学暑期交流分享

来源:弘毅学堂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2日 19:41     阅读:

第一次来到纽约,感受最深的应该是文化包容性与热忱吧。每天和你热情打招呼的宿舍楼保安,会对你微笑的收银小哥,主动询问你需不需要帮助的教职工,还有永远贴心又耐心的授课老师,让人对人际交往跃跃欲试又充满希望,而身处异国他乡的心理暗示又让我对生活中流露出的每一丝善意都充满感激。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也渐渐明白了微笑与友好的感染能力,会主动和收银员问好,和保安聊天,给同学带杯咖啡或者与老师讨论一些课堂之外的有趣话题。一个月的纽约生活很快就在周围笑容的鼓励下逐渐步入正轨。


(哥大校园)


第一次上课,老师打开 Google Doc 和我们分享了一份名为“Classroom Expectations” 的空白文档,课堂上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编辑。在老师的带领下,课堂最初的一个小时我们都在构思自己心中最理想的课堂模式。在课上,我们和老师交换了彼此对对方的 Expectation,并且也设立了一套同学、老师之间相处的 Class Rules,而其中达成共识的核心即为交流,共享,沟通,尊重。在整个 Summer Session,这种师生平等,人人平等的观念也真的被一而贯之,每周两个小时以上的 Group Discussion 都干货满满,气氛热烈但绝无冲突。到了期末,我们在黑板上自己制定期末作业的评分标准,并与老师一起修改完善。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同学都充满了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也最大化程度地避免了被动学习的弊端。

关于 Sociology 的课程我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片段,一次我们被要求在一张折叠成三部分的白纸的最上端写下自己对 Sociology 的理解,然后将纸揉成一团丢出去,捡起一个其他人的纸团,打开后写下自己对前一个同学的评论,再如此重复。最后,我们根据手上的内容讨论并理解大家眼中不同的社会学,非常有趣。在课上,我们还采用过弹幕,看视频,听广播等各种形式进行课题学习。老师也让我们分组走出课堂,去博物馆调研,去室外进行45分钟的观察记录并回来当堂进行 Group Presentation,这些有趣又充满挑战的学习模式都能让人有不同的收获。

Anthropology课的授课老师是一个环游过大半个地球的年长犹太教授,本来看起来有些干涩的词汇概念总能随着他田野考察和实地参与的经历渐渐鲜活起来,随着学习的渐渐深入,文化人类学的奇妙气息随着各个民族的鲜明个性扑面而来,我们着迷于人类的共性、自性和他性,每次三个小时的课程都变成了干货满满的小讲座。即便是每节课都被塞得满满当当,教授也坚持每节课都抽出时间为我们播放展现课堂所学内容的人类学科有关纪录片,课本上刚刚被讲解过的内容在大屏幕上顿时鲜活起来,让人不禁感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人类学的课程虽然有趣,但真正涉及到众多复杂易混淆的概念时也确实是令人头疼的。可能是因为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可能是课程本身的难度,可能是因为前两周没能完全适应全英文的授课方式,也可能是我在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有所疏忽,我在人类学的期中测验得到的成绩并不理想,老师也不太满意全班的平均成绩,但他并不因此迁怒于学生,而是继续鼓励大家进行深度、细致的学习。这一学习中的挫折也为我小小地敲了一次警钟,更激发了我加倍努力的决心。期末课程的课堂展示中,我花了很大精力筹备的展示内容却因为我不够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没能达到我预期的最理想效果,做完以后是有些失落的,没想到课后我居然收到了教授发给我的邮件,称赞了我所做的 Presentation,并对我没能注意展示时间的问题作出了善意的提醒。我在欣喜的同时也回顾了选课时的忐忑,更加坚定地认为学习一门对我有挑战性的学科是正确的选择。


1CE9F

(和教授的往来邮件)


暑期课程内容是充实又紧凑的,我的 Sociology 的课程每周课外阅读的文献量是10篇论文,每周也需要完成相应的 Reading Response。而 Anthropology 课程为每周3章书目章节与4篇论文。即便是在一开始的教学大纲中就写得很清楚,这些阅读任务在真正实施过程中会比看起来更加困难。由于暑期课程时间紧、频率高,每节课又一定会对所读内容进行研讨发言,这些课外材料的阅读总是课程时间以外的当务之急,这也让我对国外大学的课业压力有了新的认识。在武大国学弘毅班就读时,专业特色常常要求我们需要长时间精读大部头经典,或花半学期时间读完一本书写出读书报告,而面对哥大课程中对多篇论文即时阅读,即时反馈的要求,我也被迫走出舒适区,得到了全新的锻炼。一段时间过后,我在英语文献阅读速度,阅读技巧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而能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些课程作业。

虽然我所在的班上没有多少华裔学生,但所有人都秉承文化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相处。不管是老师每次课后批改作业时的悉心点评,身边同学给出的建议鼓励,还是做完 Presentation 后教授发来的认可邮件,都给予人学习上极大的收获感与动力。20人规模的小班模式让研讨环节常常是课程的主题,老师更像是课堂讨论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不仅会对每个人的发言作出详尽点评,还争取为班上的每一个人都提供展示的机会,保持课堂的平衡感,我们经常是在意犹未尽的课堂大讨论中结束每天的课程,让人回到宿舍后还忍不住打开电脑,在作业系统中对课程进行自己的总结。

我的课堂同学有正在进行 AP 项目的高中生,有大学各个阶段的在校生,也有已经工作的学校研究人员,他们的家乡也分布在五湖四海,不只是美国各地,更有来自欧洲、美洲、亚洲(日韩新加坡)的和我一样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有人攻读国际政治,有人研修生物,还有人学习经济,每一次和他们的课下对话与课上的讨论都是一次次思想碰撞,给我莫大的启发。同时我也注意到,同龄的美国学生较我而言都生活阅历更为丰富,他们几乎都拥有好几年的兼职经验或国际/国内义工经验,这也鼓励我日后要多走出课堂,多多尝试新事物。

在纽约的一个多月,纽约与哥大的一些鲜明的城市(高校)特点也跃然于眼前。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应该是随处可见的“Accessibility and disability support”,不管是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宿舍,还是NYC 的博物馆、公园、商场、公共交通乃至帝国大厦,都能为行动不便的人最大程度地予以方便。电梯设计,遥控开门装置,可租借轮椅……这些人性化的小细节令人动容。一天于大都会附近的公交站等车时,一辆公交车停靠在站台边,等车的人却无人上车——原来是有一对老夫妻,爷爷小心地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奶奶准备下车,司机按键后,车门的自动装置运作起来,一块斜板从车门下方缓缓伸出,为爷爷奶奶铺好了下车的路,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也因为这一小事而深深感受到城市细节的重要性。由于学习的是社会学课程,我也对观察生活更加热切,公园里时常看见的小松鼠和小兔子,宿舍里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每个街区都一定会有的游乐场和篮球场、数量很多的城市图书馆、处处都有的直饮水、街头两步就能看到一个的,虽然“影响市容”但雨天非常有用的遮雨棚、晚上不停班的地铁、永远开门的超市、校园门口每周三次的流动集市、博物馆每周都有的免费时间,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慨,这就是 NYC 呀。


735F

(中央公园)

(小动物)

(宿舍与图书馆自习室)

22873

(图书馆外)

7A5B

(宿舍楼顶自习室风景)


我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管理特色也是值得一提的。与纽约大学不同,哥大的校园区域较为集中,却也是穿插于街区内。与武大的那些依山而建,曲径通幽不同,哥大的校园规划比较整齐划一,拿着一张地图一天之内就能摸清整个校园。 从宿舍出发,不到五分钟的脚程就能走到校内的 Morningside Park,这个公园围绕着海拔差异较大的一座小山简称,哥大的公园入口在高处,社区的公园入口在底部,穿过公园就从校园风光进入了社区生活。学校里有24小时开放的学生中心,就在宿舍对面,即便是半夜,遇到困难也可以随时去询问求助。哥大图书馆数量不仅多,每一个馆也各有其特色,图书馆内有非常详尽的馆内地图与分区说明宣传单,我常去的 Butler Library藏书室与阅读区馆内布置极典雅,厚重大气的风格让人读书时也常怀敬畏感。还有学生邮件统一管理的 Mail center,每次有新的快递到达时都会给学生的校内邮箱发送通知,然后去固定的 center 刷校园卡领取存进库的快件。哥大的学生邮箱也经常推送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或学校近期的重要通知,这样全新的校园体验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回忆。

16511

(图书馆内)


临走的那一天,我急匆匆地赶去超市挑了一束开的正好的花送给门口的值班保安,在送出花的一刻,我才意识到我需要感谢的还有很多很多人——带着我们四处游玩,为我们打点很多事情的学姐们,尽职尽责的带队老师,热情可爱的同学,帮我们搬行李的司机,对我微笑的路人……这次哥大之行是对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的挑战与提升,更为我提供了文化交流,开拓眼界的新平台。

以一句《解忧杂货铺》里的话结尾吧:““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的是无限的可能。”

446F3

 (于联合国合影)


(文案/图片 | 2016级弘毅国学班 雷耀翔




上一条:体验分享 | 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交流分享

下一条:学术交流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交流学习分享